程序员的思维修炼 读书笔记
虽然这本书是名字叫“程序员的思维修炼”,但普通人也值得一看,书中对大脑的机制和认知偏见做了很好的讲解,这里简单记录下,主要是第三章到第五章的内容
关于大脑的机制
我们两个半脑工作机制有很大不同,这个我们是知道的,但书中关于总线的隐喻比较新颖,大脑由两个cpu,一个总线,一个内存构成
左脑负责线性,逻辑思维和语言功能,书中把这种模式成为线性模式,简称L模式
右脑负责搜索,模式匹配,图像等功能,书中把这种模式称为富模式,简称R模式
我们经常使用的是L型思维,R型思维经常被忽略,但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灵光一现,这个就是R型思维在起作用。因此书中强调了R型思维的重要性,花了很大篇幅讲怎样更好的利用R型思维。 简单列举下锻炼R型思维的方法:
画画
写作
散步
讲笑话
启动多感官输入
书中提到我们的两个半球脑可以同时工作,但很难共享总线,以至于我们的行动要么是L型在发挥作用,要么是R型在发挥作用。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我们睡醒时,对晚上做的梦有清晰的记忆,但当我们想用语言描述时,他就变得模糊了,因为此时R型脑被L型脑替代。然后书中给出了一个让两个大脑共享总线的办法:使用隐喻,强大的隐喻可以使两个脑模式互通,激发出创造力。
关于认知偏见
基本归因错误
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个性,而不去考虑行为发生时的情景,一个各方面都正常的人有时也会做出极端的事情,例如偷盗,行为经常是对情景的响应而不是个人的性格使然。仔细想想,确实有时会被这种偏见误导。
二阶不胜任
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可以分为四类:
知道自己知道
不知道自己知道
知道自己不知道
不知道自己不知道
这个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有很多领域的新人会很自大,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很多。所以要经常审视自己,尽量避免这种情况
认可偏见
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,以此来印证自己的观点
喜欢一个人,就会越来越喜欢,因为会不断的去找他的优点
讨厌一个人,会越来越讨厌他,因为会不断的去找他的缺点
当发现自己有些反感某个人时,要警惕起来,想想是否过去只关注那个人的缺点,而对他的优点视而不见。 维基百科有一个关于认知偏见的词条,有兴趣可以看下
- 原文作者:秦叶宁
- 原文链接:http://www.qinyening.com/post/pragmatic-thinking-and-learning/
- 版权声明: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4.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(作者,原文链接),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。